◎記者 王子霖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央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的整體部署,強化國有企業科技創新、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等成為2025年央企的重要任務。
各中央企業正陸續召開2025年度工作會議。以資本運作、產業投資見長的五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華潤集團、招商局集團、中國寶武、中國建材集團、國投集團)已各有側重地確定了新一年的工作計劃。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強化產業投資能力,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成為共同發力方向。
堅持戰略性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兩端發力
作為一家業務多元、主要業務集中於交通物流、綜合金融、地產園區、科創產業的央企,招商局集團正在大力推進“第三次創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
1月17日,招商局集團董事長繆建民在2025年度集團工作會議上表示,要以“細分領域技術全球領先、核心業務市場地位行業領軍、創新體係效能央企領跑”作為目標任務,瞄準前沿攻堅、加快培育未來產業,堅持投資與運營並重、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提升效能、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玉卓日前在調研招商局集團時提出,要聚焦實體經濟,抓好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傳統產業升級,加大投資並購力度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更好服務“大國民生”、鍛造“大國重器”。
坐擁十餘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的華潤集團也是多元化業務發展的央企代表。華潤集團董事長王祥明近日發表的署名文章提到,要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更好提升民生服務保障和支撐作用。華潤集團積極推動以傳統產業為主的民生業務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不斷鞏固民生領域業務行業地位。
“要統籌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產業轉型,著力推動業務布局優化調整。”國投集團董事長付剛峰在2025年度集團工作會議上表示,2025年要錨定集團戰略發展重點,著力推進戰投資,加大在新能源、生物製造、生物育種、新材料、數字經濟等領域投入,與此同時,要持之以恒推進傳統產業強基固本,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
各展所長推動產業與資本深度融合
“集團要聚焦非金屬材料主業,立足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定位,堅定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大力推進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材料產業投資集團。”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周育先在2024年底召開的集團投資工作會上表示。
周育先提到,要以投資推動創新,以投資促進產業迭代升級,投資加創新引領產業新發展;要以投資發現新規律,要係統謀劃、合理配置資源,助力產業成功跨越從原創技術到科技成果轉化、再到技術迭代替代的風險。
以並購見長的華潤集團也錨定了新一年的發力方向。王祥明提出,要強化集團總部直投功能,以大項目並購為重點,以基金化布局為補充,集中資源,快速突破新興產業發展瓶頸。目前,華潤集團已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快速增長,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競爭力和創新力將持續顯著提升。根據國投集團的部署,2025年,集團將強化產業投資能力,以產業鏈思維優化布局;加大重點項目退出力度,實現戰略進一步聚焦,資產質量進一步改善。
對於2025年工作方向,中國寶武日前召開的2025年度工作會議提出,要聚焦主責主業,推進產業體係協同發展。其中,鋼鐵製造業要增強“頂梁柱”作用,綠色資源業要夯實“壓艙石”作用,先進材料業發揮“新引擎”作用,智慧服務業發揮“加速器”作用,產業不動產業和產業金融業發揮“助推器”作用。
大力發展產業基金業務
近期,央地合作創設的創投基金和產業基金相繼成立,聚焦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帶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科技創新投資,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成為重要參與者。
1月20日,中國建材集團所屬中聯投資與蘇創投集團、蘇高新金控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聯合其他社會資本發起設立總規模為50億元、首期20億元的未來科創基金,將重點關注新材料、新能源、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1月18日,中國國新聯合中國五礦、中國鋼研、中國建材、中國有研等中央企業,以及地方國資成立的國新創投基金正式簽約。該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存續期15年。該基金將通過母子基金放大方式,堅持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除中國建材集團,出資方中國五礦也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試點企業之一。
“未來一個時期,國投集團要大力發展產業基金業務,推動國投係基金成為國投的重要品牌、發揮重要作用。”在國投集團2024年11月召開的改革發展研討班上,付剛峰表示。2024年12月底,國投旗下國投聚力與杭實集團、蕭山經開區合作的生物製造產業基金正式官宣,基金規模為10億元。
記者從招商局集團成員公司招商資本獲悉,近期,招商資本先後聯合紹興市上虞區國有企業上虞國投和三亞市屬國企三亞發控發起兩隻母基金。其中,上虞金葵產業基金規模為50億元,聚焦先進材料、數智經濟、生命健康、智能裝備、新能源、低空經濟、精準醫療賽道;三亞高質量發展產業基金計劃募集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20億元,預計整體撬動不低於300億元的各類資金助力三亞市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規劃發展局局長戴希日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務院國資委將聚焦加大投入,加強前瞻謀劃和政策引導,推動增量資金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更好發揮戰新產業基金、央企創投基金的作用,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